科技动态
科技创新
自然国学
振兴中医
自然国学
学术争鸣
科学精神
科技政策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汇集创新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主页
>
科技创新
>
02-28
2021
苗东升对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国路径的贡献
苗东升同志是一位好学不倦的学者。笔者几年前从在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中心假期研讨会每次结束后,一起和他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就发现他的腿有点...
02-28
2021
苗东升与自然辩证法
苗东升( 1937—2020),山西榆社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先在国防科研部门供职,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科技哲学专业教授、研究生...
02-24
2021
复杂性科学的中国贡献
当代科学分支的划分日益精细,科学的新领域不断突破原有概念的内涵;日渐庞大的系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等,都使国内外科学家开始探索从...
02-22
2021
人类为什么需要复杂性科学?
让我们来开启一场思维范式升级之旅吧 复杂性科学(Science of Complexity)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被研究者誉为科学史上“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
02-20
2021
就在这个春节,美国人向这位中国女性致敬!她是世间真正的奇女子,可99%的中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 。 邮票是中国人最有故事的记忆, 它的背后包含着太多的情感、 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02-18
2021
金庸小说中谁的科研能力最强?
第十名 《神雕侠侣》之小龙女 入选理由:临床药学 +显微操作+麻醉 小龙女中情花之毒,几乎不治,困于绝情谷底。 但是她通过饲养蜜蜂得到的蜂蜜,辅以...
02-13
2021
联合国新闻专访颜宁:勇敢做自己
来源:联合国新闻网(黄莉玲) 原标题:勇敢做自己——访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颜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在全球...
02-05
2021
施一公: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
近期,在经历了饶毅教授对裴刚院士学术质疑的相关事件后,不禁值得我们反思:作为学者,身处学术圈应该拥有怎样一种心境?如下汇总了颜宁对学术圈...
02-01
2021
施一公:饶毅其人其事
本文作者为施一公教授, 2013年发表于科学网。 序言: 从我听说和认识饶毅算起,已经有十五年了,但直到 2005年才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我们真正一起...
01-06
2021
“中国天眼”将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今天,又想起他的名字……
“中国天眼” 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手机扫一扫关注
电子邮箱
tdsrwz@163.com